渤海湾结冰 一眼望去如两极冰原
东北特钢破产重整中,授信敞口440多亿
“到目前为止,东北特钢目前的银行授信敞口为440多亿元,大连辖区银行的授信敞口量是221亿元。”大连银监局副局长张兆君在5月4日的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披露,大连辖区内,多数银行业机构已经将东北特钢的授信纳入到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张兆君一行是为介绍大连市债委会工作的经验而来。张兆君表示,在处置东北特钢的风险过程中,大连银行业债委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反应及时、行动统一、向相关部门反映诉求得体、目前对东北特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维护有力。
据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副行长姚春和介绍,为防范东北特钢互相担保企业大化集团的债务风险,银企通过债委会与多方沟通,对相关国有企业原有的担保进行了替换,以防范风险。
银监会日前在《关于进一步排查企业互联互保贷款风险隐患的通知》(下称“52号文”)中,指出对风险已经暴露的企业客户,各银监局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债委会机制,统筹规划、一致行动,切实防止因个别机构“单兵突击”而加速风险暴露、提前引爆风险点的现象。
52号文开篇点名山东和辽宁问题,张兆君介绍,大连银监局已按照52号文的要求,对“担保圈”贷款情况进行排查检查,发现辖区内“担保圈”风险问题存在,但风险可控。将根据风险排查检查结果,进一步安排监管工作。
东北特钢债务进展
东北特钢集团自2021-02-28起连续出现债券违约。仅2016年9月,即累计9次债务违约,违约金额达58亿元。东北特钢遭遇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此前新华社报道称,截止2021-02-28,东北特钢及旗下大连特钢、大连高合金棒线材三家企业共接受债权申报约700亿元。
大连银监局副局长张兆君披露,东北特钢目前的银行授信敞口是440多亿元,其中大连辖区银行的授信敞口量是221亿元。在风险认定上,大连辖区内多数银行业机构已经将东北特钢的授信纳入到不良贷款进行管理。
“东北特钢有些特殊,它虽然坐落在大连,但管理权限在辽宁省里。”张兆君还表示。
东北特钢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特钢企业,其控股大股东是辽宁省国资委,辽宁省国资委直接持有东北特钢46.11%的股权,通过其全资控股公司辽宁物产集团持股22.68%。另外两大股东是东方资产(16.67%)和黑龙江国资委(14.52%)。
根据东北特钢旗下上市的子公司抚顺特钢(600399.SH)的公告,2021-02-28,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北特钢集团及旗下子公司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高合金棒线材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指定企业破产清算组为重整管理人。按照《企业破产法》,重组草案原应于6个月内披露。
2021-02-28晚间,抚顺特钢公告称,由于意向重整投资人属于大型国企,决策严谨、程序规范,东北特钢的重整投资方案草案将延期至5月10日提交。东北特钢重整的债权审查、审计和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意向重整投资人也已基本完成必要调查。而该意向投资人,尚未有披露。
建立债委会防风险
大型企业债务风险由于金额大、影响范围广、处理难度高,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推动债权银行共同为企业脱困,2016年初,银监会提出建立银行业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会”)制度。
2016年9月份,银监会正式印发《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债委会是由债务规模较大的困难企业3家以上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的协商性、自律性、临时性组织。债委会要按照 “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资产保全等相关工作。
大连银监局指导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建立了债委会工作机制。截至4月30日,大连银行业对表内外授信余额5亿元以上、涉及债权银行3家以上的客户,组建债委会116个,覆盖3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及大型企业83家,涵盖33个行业,表内外业务余额5283.26亿元,占辖区内对公业务余额的41.37%。
根据能否正常还本付息、企业财务指标、经营管理状况、风险暴露情况等,将企业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和风险类三类,每半年认定一次。截至2017年4月末,全辖116个债委会中,96个企业为正常类,涉及表内外余额4574.79亿元;9个为关注类,涉及表内外月274.21亿元;11个企业为风险类,涉及表内外余额434.26亿元。
针对大额授信风险,大连银行业债委会总结了七种模式,分别是:稳贷续贷,担保置换,引进战投,政府求助,破产重组,去杠杆和降成本,以及内部驱动。
东北特钢事件牵涉到关联担保企业。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是东北特钢互保企业大连大化集团的债权人。大化集团是全国化工百强,大连国有企业,其与东北特钢互相担保,东北特钢违约,对其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对东北特钢的担保会否延伸;二是东北特钢为其进行的担保贷款到期如何续贷。
据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副行长姚春和介绍,在大化集团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大连银行债委会平台,银行与企业加强了与政府、与国资委的沟通对话,后续政府协调,通过相关国有企业对于原有的担保进行了替换,以帮助提前防范风险。
(《财经》记者 龚奕洁/文 杨秀红/编辑)
相关文章
凤祥股份欲回A股:预告业绩锐减近八成、负债率高企
近日,曾位居内地鸡肉制品出口销量榜第一名的凤祥股份,在赴港上市不到一年时间就有意“回归”A股。梳理公司财报发现,其近年营收出现较大波动,尤其...
从上海机场跌停看航空业变革:机场流量生意变天
这两天“大白马”上海机场连续跌停引发市场热议,自上市以来年年盈利“包租公”正面临着首次亏损的境地。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个航空业正处于翻天覆地的...
中旗新材IPO:股东出资存瑕疵、2亿净利润去哪儿了
人造实木、人造石英石等利用不饱和树脂黏合、压缩而成的人造材料已成为制造家具、厨卫用品的重要材料。不过这个行业入门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也不高,因...
康维多“荷莱蕊”1段婴儿奶粉再度检出香兰素
北京世达环球科贸有限公司中国总代理的、Industri?le Diensten Heino B.V.艾迪哈有限公司生产的“荷莱蕊婴儿配方奶粉...
影视上市公司超七成亏损 业内人士:抵挡风险要把资金与资源用在刀刃上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日,已有17家影视上市公司正式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报,将过去一年的基本经营数据展现在人们面前。...
修正净利润最大下滑幅度至680% 实丰文化路在何方
当今新型制造业不断涌现,产品讲求“科技为王”,而实丰文化依然埋首于劳动密集型的玩具制造业,使其生存日益艰难。同时,商誉爆雷、股价骤降等种种反...
君亭酒店IPO:中端市场遭巨头围剿 规模与盈利难两全
目前,酒店市场争夺战愈演愈烈,行业整体获利速度放缓,新冠疫情催化了马太效应。生存空间日益收窄的君亭酒店,能否通过IPO在中端酒店市场站稳脚跟...
草铵膦项目权属未明 安道麦控股科利农或陷交易迷局
安道麦寄希望收购科利农公司51%股权,可获得草铵膦项目资产发挥协同效应和填补产品空白的愿景,如今却又要面对*ST辉丰与子公司间的权属纷争,他...
周大生部分商品线上线下价差大 加盟业务恐被分流?
周大生有某款商品线上价格比线下便宜超过50%,对此,周大生表示,网络平台购物因为缺少门店人员面对面服务和卖场体验,价格会更实惠一些,这是消费...
姓氏罐+快手VS定制罐+央视,王老吉、加多宝春节营销战开打
近日,王老吉在小程序上推出姓氏定制罐产品,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同时,王老吉联合了快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布局春节市场,进一步开拓新消费场景。...
孩子王母婴品类毛利率持续下滑 300家大店目标或有风险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孩子王2020年1-9月营收、净利同比上涨,但占销售总收入九成左右的母婴商品毛利率自2017年以来逐年下降。同时,2020...
东鹏饮料将成功能饮料上市第一股,行业竞争或加剧
证监会近日发布消息称,功能饮料东鹏特饮母公司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鹏饮料”)首发过会。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即将迎来首家国产功能饮...
调查显示全球航空公司过半飞行员停飞 17%被迫休假
总部位于英国的航空业招聘企业“鹅招聘”与“飞行国际”网站联合调查近2600名飞行员,本月28日发布报告。报告说,调查对象中,仅43%目前仍开...
海航集团: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据“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02-28,海航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